在校生联合会举行专题论坛--选择做职业经理人或创业者的不同考量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4日 发布者:MBA中心
2016年10月22日,安泰MBA在校生联合会职业发展部举办专题论坛“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选择做职业经理人或创业者的不同考量”。活动邀请了林俊和顾俊杰二位校友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职业发展分享。
林俊学长,硕士毕业于上海交大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现担任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业务二部主管合伙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于2013年由中瑞岳华和国富浩华合并成立,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品牌会计师事务所。2016年评选中超越德勤永华,排名第二。
在林俊学长职业发展道路上,经历了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的多次转变。用他自己话来说,他是个爱折腾的人,他以亲身经历给到场的同学干货满满且风趣幽默的演讲。对于选择做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的不同考量,林俊学长给到了两条锦囊。
职业经理人三步走--积累、沉淀、释放
所谓积累,一是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尽量多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二是着眼“人和”,努力在MBA的修读中,广泛积累自己身边的人脉,勤于交流,发掘合作机会。学长当下的许多合伙人、客户和供应商,都是自己在安泰学习时的伙伴。
所谓沉淀,是要在不断学习中总结出规律性。林俊学长提到,由于个人行业、定位等因素的不同,成功的路径各有不同。必须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规律,并将之反复操练。
所谓释放,是站在更高的位置,放眼更大的格局。做好职业经理人,必须学习站在不同角度上看待问题,尤其是站在老板的角度上审视公司的营业模式、商业模式等。
创业者要注重德性、韧性、悟性的培养
林俊学长提到,当前很多投资人投项目不仅看重项目,而更是看中创始人的情况。
所谓德性,就是三观要正,随着公司的发展,创始人每天要做无数的决策,尤其是有关利益的决策,注重德性的培养有助于让自己创业之路走的更踏实。
所谓韧性,就是要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创业的辛苦不必多言,创业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注重自己的韧性培养才能让自己在面对问题或者挫折时不慌不忙,处事不惊,从而使创业之路更久远。
所谓悟性,就是领悟的能力。作为创业者,不再会像职业经理人一样,退到最后总会有人告诉你可以怎么做。创业者更多的是靠自己悟性参透各个方面。注重悟性的培养能使创业者的创业之路走的更精彩。
顾俊杰为安泰MBA2015级在读同学。大学毕业后即与合伙人创立keduo.com,现担任腾讯“QQ公众平台”产品总监。
顾先生以极具亲和力的演讲风格,对自己过往的职业经历进行深入剖析,围绕“我踩过的坑”的主题,详细分析了职业道路中,特别是创业道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的方法,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享受过程
大学毕业后顾先生在“懵懂”中走上了创业道路,从一片空白,到商业模式成熟,再到危机,最后走向终点,有起有落。进入调整期后,顾先生先后在多家公司任职,直至进入腾讯,又逐渐重回稳定。
这一切曲折的经历在顾先生看来,都是无比宝贵的。从这些经历中的所思所学是他日后应对一切挑战的实力基础和信心来源。顾先生甚至谈到在创业公司走向终点时,面临的经济纠纷,乃至面临的暴力威胁,从此以后任何场合都显得游刃有余,处变不惊。不论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者,顾先生建议大家享受过程,从中学习总结。
关于“代价”
任何选择都会有其代价。顾先生谈及自己创业前和创业后,创业前有上司有老板可以依靠,创业后自己的背后就是一堵墙,退无可退,推无可推,自己必须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份压力和负担,就是创业者的压力。选择职业经理人亦或是选择创业,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选择前必须考虑清楚代价,选择后则必须勇于承担。
关于“文化”
在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中,顾先生谈到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一个有统一文化的团队是可怕的,即便领导者缺席,团队也能如一地完成任务。如何选择人员,如何培养企业文化是创业者,也是职业经理人在企业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企业初创,商业模式还未定型的时候,从CEO到团队员工,是否有统一的文化,有足够的凝聚力,坚决走出舒适区,不断调整出适合市场的商业模式,对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
本次论坛,不论是林俊先生的“积累、沉淀”还是顾俊杰先生的注重过程,都强调了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不论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者,只有不断反思,不断积累的人,才能在职场上不断成长,取得成功。
分享结束的Q&A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关于商业模式的破局,关于二次创业等等,嘉宾一一作答。
(撰稿:M1612099 袁茵娉 M1612097 胡喆宸 摄影:M1612097 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