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让梦开启,执行到底

    作者:王婷 班级:M1712097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1日 发布者:MBA中心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中,已经结束了安泰MBA学前教育,站在安泰大楼前拍班级合照时,一切恍若梦一场。而我清楚地知道这是一场真实,又延续一生的美梦。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工作多年,一切都按部就班,似乎进入了岁月静好的状态,但人生的终点也依稀可见。要在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吗?难道不渴望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豪迈?难道不渴望攀登山峰后一览众山小的美景?难道不渴望来一场华丽的人生舞台剧?我的回答是:想,想,想。

    但如何实现,如何弯道超速呢?圈子似乎就那么大了,掌握的资源好像也就那些了,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好像也就那样了。思虑良久,就读MBA是脑海中最亮的字眼。但到底值不值得读,相信是每个人都纠结过的选择,曾经,我也在内心辩论过无数次。

     

    纠结的内心

    正方观点:值得读

    反方观点:不值得读

     

    反方:MBA学费那么贵,读完单位也不一定给涨薪,付出和收获不对等,不划算。

    正方:读书、镀金、深造的价值是不能与学费挂钩的。在有限的2年多时间内快速收获的人脉,校友资源,系统知识是金钱换不来的。而且MBA带来的价值要长远考量,不能视作短期投资。

    反方:物以稀为贵,近几年就读MBA的越来越多,导致MBA这张文凭的含金量有所下降。

    正方:读书不是纯粹的为了一纸文凭,读书是对固有思维和眼界的洗礼。MBA能给予你系统的管理知识,能让你有机会跟知名教授、优秀企业家近距离交流, 能跟各行各业不同背景的同学进行思想碰撞,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培养新的能力和气质,这是受益终身的东西。

    反方:职业的发展主要靠的还是原来的经验,不是MBA。读完MBA不意味着管理能力的提高,还是要看个人。

    正方:当然职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自己,MBA也不是万能的。但当你开始考虑是否要读MBA的时候,是不是你遇到人生困惑或瓶颈的时候呢?我们在寻找一个突破口,突破自我的极限。MBA不是唯一的路径,但是个捷径。

    反方:工作、家庭各种繁忙,还额外花时间去投资一个非立竿见影的东西,时间成本太高。

    正方:时间是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毕竟学习是要花时间的。但不要让“忙”成为阻碍自己成长的借口。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

     

    铿锵的抉择

    经历多番内心辩论后,不得不承认MBA有它不能正面答复的问题,它不是仙丹妙药,不会让你马上成仙,但也蕴藏着无限可能。到底读不读MBA,其实主要看个人需求,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个人所处的时间节点是否合适。于我而言,拼搏一把,追逐那无限可能,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是辩论中战胜的一方。在还年轻的时候,为什么不来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接受一些新的挑战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梦想没有实践,就永远只是梦想

    既然坚定了梦想,就请风雨无阻,实践一次。你没有行动过,又怎么知道梦想实现不了。我是个行动派,说动就动型,其实我是在去年10月份才从零开始准备的,但整个的申请之路特别水到渠成,这其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有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的行动力。在此从择校、面试、备考三方面给些个人的心得,以留后人做参考。

     

    择校-追求卓越

    有个学长去美国做交换生,参观耶鲁、哈佛等名校后,在朋友圈留言,说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但人生没有后悔药,我对择校没有太多的纠结,我的思路非常简单:既然要拼搏一把,为什么不选择最好的。根据地理位置,非全日制等客观条件排除后,安泰就是我唯一的选择,而也非常巧合,本科院校的理工科底蕴,让我潜意识里倾向于选择交大。

     

    面试-认清自我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并没有申请提前面试。但还是建议后面准备报考的学弟学妹尽量参加提前面试,并且申请早几批面试。给自己多一次机会,多一些参加联考的信心。

    面试包括个面和群面,对于个面,个人感觉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深刻认识自己,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申请材料的准备,是个非常好的自我认识机会,理清自己就读MBA的原因, 剖析自己的优劣势,了解自己的工作和所在的行业。然后坦然、真实得跟面试官进行一次对话。

    对于群面,要记住这是个团队合作讨论问题的过程,要有自己的观点,也要学会聆听他人的想法,大家达成共识给出方案是重点。

     

    备考-坚持每天

    对于是否要报辅导班,我觉得因人而异,看个人需要。但无论是否报考辅导班,都要做到一点,落实每天的学习计划,不可懈怠,并根据个人的进度实时进行调整。因为觉得个人底子还不错,也想遵循自己的情况进行复习,我并没与参加辅导班。但备考的时间只有2个月了,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还要先照顾奶娃,现在回头来看,最深感触就是时间不在多,在于有效利用。

    英语方面:因为一直在外企就职,不算差。不过阅读理解是拉分题,我都保证每天至少做5篇阅读理解,分析解题思路。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我就把重点放在作文的准备上,熟悉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格式,提炼自己的写作思路,同时准备一些高级写作语句。

    数学方面:虽然数学不错,但毕竟脱离校园多年,为了怕有遗漏,我先对数学要考的知识点进行了一次全面快速扫荡,然后集中精力抓比较薄弱的点,同时练习些难题向高分冲刺。期间也是保证每天都有一定的练习。

    逻辑方面:整个备考中,逻辑是我花时间最多的。主要的原因是逻辑的题量太大,一道逻辑题可能占据半页纸。整个综合考试只有3小时,期间要写两篇作文,时间是非常紧张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题,并确保高的正确率,逻辑题的解答至关重要。对于逻辑题的解答思路和技巧,我是在参考书的基础上进行过内化吸收的,转换成自己的思路和理解,并在习题中进行不断演练验证。

    写作方面: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不是个洋洋洒洒就能写就一篇大作的写手,又是典型的理工科思维。该怎么保证在紧张的时间内完成两篇作文是我考虑的点。为了让自己看到题目,快速有话可说。我就发挥自己理工科的思维,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总结不同的切入点,以便在考场上能快速形成几个论述点,从而展开,也保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备考之路在于点滴积累,坚持到底!

     

    水到渠成,梦想启程

    拿到安泰MBA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坦白说,我没有特别多的意外和惊喜,因为申请之路一路走来,已经经历了种种心灵考验,已经经历了一次成熟蜕变。更多的是对自己走出舒适区,迎接未来挑战的期待。

    短短2个月时间,班级破冰、学前动员、各种社团活动等等扑面而来,已经结识了很多各行各业的人,深入交流后,发现每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值得自己学习的闪光点。那是一种突破重围,来到新大陆的体验。我坚信接下的2年半,会有更多的惊喜,更多的收获等着我。我已扬起风帆,准备砥砺前行!

    分享到: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