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上海交大安泰MBA教授陈宏民:网约车兴起,传统出租车如何突围?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 发布者:MBA中心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

发布媒体:新闻晨报

新闻链接:

自从网约车上线,不少上海市民发现,路上可“扬招”的出租车越来越少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实际运营中的传统出租车数量不到高峰时的一半。2020 年,上海全年网约车载客车次已达到传统出租车的 1.7 倍,网约出租车的规模和客运量已经明显超过传统的出租车,而且这个趋势在加剧。在网约车大肆“跑马圈地”的同时,传统出租车行业该如何突围?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陈宏民教授长期研究互联网平台,日前他和他的研究团队承担了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课题“新环境下上海平台经济发展的思路与举措研究”。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课题组对个性化出行领域提出了“大力培育上海出行服务统一平台,建设新型出租车行业生态体系”的建议。  

根据调研,团队发现传统出租车的萎缩首先是体制机制陈旧。出租车仍以传统的出租车运营公司为载体,冗余人员越来越多,管理成本高企, “份子钱”的收费模式把运营风险向出租司机转移,造成司机的风险成本增加。其次是技术手段落后。数字化运营和管理水平低下,难以根据出行需求在区域和时间上的变化及时调整。还有就是定价方式保守,收费不能根据需求(乘客)和供给(司机)的情况做灵活性调整。

据了解,在网约车兴起之后,各国对网约车都有着不同的监管措施。如牌照发放、里程数计算、价格制定等皆有着一定限制。今年“滴滴出行”App 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在各应用商店暂时下架。高德打车、曹操出行、飞滴打车等越来越多的网约出租车品牌加入到了上海的出行服务。

日前,交通运输部又发布消息,表示将进一步规范网约车平台的经营行为,包括要求平台企业规范自主定价行为、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等。“个性化出行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最近的加强监管都表明,这是一个需要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合作经营,政府适度监管的领域。”

在陈宏民教授看来,出行服务平台出行以及随之带来的获取城市地理数据的能力,如果交由纯民营企业运营,会造成国家信息安全隐患。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出行服务企业所具有的平台优势,加上数据优势和算法优势和平台优势,很容易导致市场过度集中,造成市场失灵,损害消费者利益。

尽管网约出租车发展迅猛,但事实上传统出租车仍是个性化出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现代都市的形象,而且具有网约出租车所不可替代的功能。“比如在重要的交通枢纽、重大的赛事会展,以及在春运抗击疫情等重要场景里,传统出租车是仅次于轨道交通和公交巴士的重要交通工具。

出租车联网成大势所趋。调研团队建议,上海应抓住这次国家市场监管的转型契机,结合本市数字化转型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机制,积极扶持、培育和发展以传统出租车为主的出行服务统一平台,并积累经验, 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打造出符合国家监管理念,顺应各方切身利益,能与滴滴出行等一争胜负的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

“申程出行”是由上汽集团整合资源打造的目前上海市出租车的统一平台。陈教授提出,第一步可考虑将申程出行等打车平台和强生、大众等传统出租车运营企业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服务平台, 各出租车企业的调度业务整合到平台,而原有的线下服务功能逐渐剥离归类,整合成统一的专业服务机构。结合当前国资国企改革,深化上海出租车行业的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现有打车平台和出租车运营公司的资产整合,共同建设新型出租车行业生态体系。

他建议,各出租车企业以车辆运营牌照、车辆运维点等固定资产等加上现金入股,原有的出租车平台(如申程出行)以通讯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等加现金入股,成立整合技术、资金、资源的新型巡游出租车专属调度平台。原有的出租车企业可凭借其原有线下服务优势和能力,转型为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向出租车运营车辆提供运维、培训、 保险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大量网约车司机需要自行处理与车辆运营有关的各种事务,既不专业,又有风险,成本还高。这方面恰好是传统出租车企业的优势,应继续保持并不断提升。

他认为,还可探索逐步将出租车司机“份子钱”模式转型为有充分保障基础上的固定+可变收费机制。“原有的固定“份子钱”模式是一种粗放型管理,出租车司机面临着高成本、高风险和低收入的窘境,很多司机不愿意再开出租车,导致出租车公司司机流失、营收下降、甚至亏损,无力与网约车竞争,形成了负向循环。”

他还建议通过出租车专属平台推出新一代互联网出租车运营牌照,加速网约车合规化,淘汰违规车辆,提高政府监管效率,同时提升平台服务能力。



教授简介

 

陈宏民,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互联网+”行研团队负责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交大安泰MBA《管理经济学》、《平台经济学》课程教授。

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企业兼并与资产重组,双边市场与网络外部性)、技术管理与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的动态关系)、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竞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