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安泰交响·中国全球运营领袖”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A300报告厅隆重举行。新冠疫情的突发使企业将“供应链数字化”提升到全新战略高度。中国处于全球供应链发展的前沿,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企业数字化能力,已成为当下行业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此背景下举行的“安泰交响·中国全球运营领袖”论坛活动,以“新常态下的全球运营变革”为主题,聚焦数字化供应链前沿领域,旨在推动中国工业驭势而上,于变局中寻求突破,决胜未来发展。论坛伊始,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尹海涛作为嘉宾主持,介绍了举办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及参会嘉宾。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出席活动并致辞。他首先回顾了中国全球运营领袖项目(CLGO)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球运营领袖项目(LGO)的合作渊源,并表示CLGO项目延续和发展了LGO项目的内涵,其一是跨学科合力,其二是产学融合,这两点也与交大安泰近年提出的“纵横交错,知行合一”理念不谋而合。陈院长强调,“天地交通、纵横交错、安泰交响,从学校到学院到项目,我们的战略始终一脉相承。”
随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球运营领袖(LGO)项目主任Thomas Roemer教授以视频的方式向此次论坛发来致贺,他充分肯定了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与麻省理工在CLGO项目上取得的合作成果,也强调和感谢了全球企业合作伙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今后将与交大安泰继续携手并肩,积极探讨更加优化的合作模式。
主旨演讲环节,殷志明解析了松下在华事业的战略重点以及数字供应链实践。他表示,供应链的未来姿态应该是以数字化和全球本土化为发展方向,呈现需求驱动型、柔性、快速等特征。在疫情持续与中美摩擦不断升级的新常态下,数字化与全球本土化进程都将被加速。
王曦若围绕“DT时代的云供应链”主题,阐述了阿里巴巴的数字供应链如何通过数据、算法、技术、产品实现整体赋能。她表示,供应链正在经历以消费者端为核心的全链路产业重构,而数字化供应链的实质是链接生产关系、商业资源关系、原产地以及渠道,形成货的闭环网络,目的就是用最高效的方式实现人货匹配。
韩芳珺以“使命引领,契合未来的供应链”为主旨,介绍了联合利华在可持续绿色供应链建设上的探索与成果。她强调,联合利华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优化创新,努力构建敏捷灵活、智能化、可持续的柔性供应链和供应链生态。同时,联合利华也在积极与企业、高校及政府组织开展合作,将可持续化发展战略付诸实践。
朱庆华教授围绕“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案例,为企业施行绿色供应链战略提供思想指引。她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于保障供应链的本地化和柔性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局势下,跨国企业需要加强对本地绿色供应商的关注和帮助,以实现经济环境、供应链各环节与跨国企业自身的共赢。
在随后的圆桌会谈环节,四位演讲嘉宾与特邀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CLGO项目主任罗俊围绕“新常态下的全球运营变革”主题,深度研讨疫情时代对供应链的影响,及如何突破传统的业务运营思维,以创新姿态引领企业变革与发展。王曦若指出,一场疫情加快了线下线上零售场景的融合,也使得行业数字化进程全面加速,数字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殷志明(右)也认为,疫情加速了企业的供应链数字化,同时也加强了企业构建本地安全供应链的紧迫性。朱庆华指出,疫情的突发让许多跨国公司重新审视供应链,在考虑供应链韧性的同时也开始更多考虑本地化,这对于我国一些注重绿色可持续的合规中小供应商而言是一个契机;韩芳珺(右)表示,疫情使得供应链被前所未有地推到了前台,将来企业的核心竞争会变成供应链的比拼,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供应链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论坛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副院长尹海涛与特聘教授朱庆华一同为三位企业嘉宾送上纪念品,并合影留念。未来,“安泰交响·中国全球运营领袖论坛”这样的产学间同频对话将长期持续,CLGO项目以及交大安泰也将继续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产教融合,共建共享价值多赢的舞台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