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凯敏
M1612095
选择读MBA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安逸的生活需要一针鸡血。
我高中毕业后赴日留学,现在在上海的日资银行工作,日资是出了名的按部就班。所以我每天也过着有如流水线般的生活,偶尔加个班出个差。就这样波澜无惊地在国内工作了5年多。回国后这5年里工作结婚生子,仿佛完成了人生所有的大事,生活也开始日趋安定,除了每天看到儿子的进步,自己身上却再也没有些许的改变和进步。当这种无奈累积到了一个临界点,有一天突然爆发了,我要改变这种生活!我要做些自己一直想做却未做的事情,于是开始整理心愿单,其中有一条就是读MBA。
决定读MBA后,秉承着打铁要趁热的心态,我马上着手收集相关MBA院校的信息。所幸上海的MBA院校相对来说较出名的也就2、3所。我比较了排名、口碑、含金量、师资力量、以及附加价值后最终选择了报考交大安泰金融班。首先国际排名靠前,获得3家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其次只有安泰分为普通班与金融班,对我来说当然更需要专业度更高,针对性更强的课程,而且今后也能遇到更多金融方面的同学;口碑及师资力量方面,虽然交大曾以理工科学校出名,但在经济管理方面这几年的成就确实有目共睹;最后在比较附加价值方面更是鹤立鸡群,双学位课程、短期游学、各种社团活动、创业辅导等均打破了以前我对MBA那种枯燥乏味的印象。反而让我对即将开始的MBA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决定了只报考交大安泰后首先是参加提前批面试,面试时不用太紧张,毕竟不是就职面试,而且对已经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说,面试是比笔试更容易发挥优势的项目。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况,毕业9年,笔试如果要拼交大分数线基本无望,因此最佳作战方式只有在面试中拿到国家线预录取资格才有可能考上交大安泰。为了在面试中拿到国家线预录取资格,我在报考材料准备时下了不少功夫,因为我认为报考时需要提供的考生材料就像就职时的简历一样,对面试官的第一印象是有很大影响的。其中我个人认为较为重要的一部份就是推荐信。如果有条件最好请行业中的知名人士来为你写推荐信,但并非所有考生都有这样的资源,那么你也可以考虑你的上司等对你较为熟悉的人。在请他们写之前,你可以先和他们沟通一下你考MBA的初衷,以及你个人的一些职业规划,为他们提供些写作材料。 非常幸运,我正好认识一位圈中的大拿,因此我便恳请他为我写了其中一封推荐信。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最好将自己写的所有材料打印一份留底,在面试前可以再复习一下,因为面试老师的确问了一些材料中的问题,而且每个面试官都有一份你的材料,如果你面试时的回答和你提交材料时的内容相去甚远,那可想而知,你的面试分数自然不会高。个面其实就是些基本问题,但面试老师中有一个可能是负责打击你的角色,会提出些比较难回答或者针对你弱点的问题,那时千万不要慌张,即使你的回答差强人意,但起码你的风度和沉稳同样会给老师一个好印象。个面之后是小组面试,此时需要强调团队合作,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一味执着于做Leader,协调团队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面试过后就是漫长的笔试备考了,我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班,就是根据网上的一些推荐买了一些参考书籍。备考还是有些辛苦的,由于我提前批面试是最后第二批,所以面试后我只有4个月的时间。我给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是每天晚上3岁半的儿子睡着后开始看书,基本是晚上10点看到12点,由于数学曾经是我的强项,所以我便计划从数学开始复习,然后是英语、逻辑、最后是写作。但是事实证明数学这种要动手计算做题目的,我能够按照学习计划执行,但英语这种需要背单词,看文章的往往没多久我就开始无法集中,要梦会周公了。当初雄心壮志的学习计划在啃完数学后宣告失败。但所幸现在的参考书都把题型等概括出来,对备考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最后一个月就是记题型,归纳答题技巧。我考综合时稍有迟到,幸亏我对题型较为熟悉,虽然最后还是因为时间原因无法按时完成写作的字数要求,匆匆收尾,但之前的数学和逻辑还是完成的比较顺利的。这里要告诉所有考生,考综合的时间非常紧张,千万不要在某道题上执着太久。如果最后发现写作时间不够,即使字数不够也一定要收尾。
漫长的等待过后终于看到了成绩和国家线,久违的成就感涌上心头,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高考放榜的那年。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通过考MBA我获得的最大收获是重新找回了年轻时那种想做就做的行动力。事后发现其实周围很多人都有考MBA的想法,但往往想了好几年却还未付诸行动。借口诸如:没时间复习,娃还小,工作忙等等。但加入安泰后发现,班里还有很多二胎妈妈,现在我常常拿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来鼓励周围有意考MBA的朋友:你看人家工作带娃学习三不误,你还有什么借口不奋斗呢?而我也成了他们的榜样,这种感觉真好!